南市淹水感測器發揮效用 淹水面積逐年減少

南市淹水感測器發揮效用 淹水面積逐年減少

發稿單位:水利局

發稿時間:113年7月31日15:35(15:50更新)

 

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臺南市為因應短時強降雨型態,除防洪工程建設外,也積極發展物聯網智慧防災,向中央水利署爭取於全市佈建285處淹水感測器,隨時掌握臺南市各地淹水狀況,同時瞭解淹水完整歷程,包含何時積淹水、淹水高度及退水時間等。然隨著近幾年治理工程的改善,淹水範圍、面積及時間已逐年降低,積淹水情形已較相較以往減少。本次凱米颱風期間也發揮效用,計有192站有監測到水深紀錄,另有93站無淹水情形,讓防災人員在第一時間掌握道路積淹水資訊,即時處置因應,以達到疏散撤離與及時防範目的,降低淹水災情,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之目標,並可做為未來積淹水檢討改善參考。

 

水利局表示,為力求充分發揮感測器防汛效益,水利局不定期針對颱風豪雨積淹水狀況辦理滾動式檢討淹水感測器建置地點,將無法反映當地實際積淹水情況的部分及已有改善淹水狀況的區域進行檢討、會勘,並辦理遷站作業。且為維護淹水感測器的品質,均會定期維護淹水感測器,並在維護過程模擬水深進行測試以確保設備正常運作。

 

水利局進一步說明,南市從107年起與水利署合作辦理智慧防汛網計畫,於臺南市易積淹水路段裝設「淹水感測器」,各建置地點係委託成大防災中心優先以近年易淹水地區且深度達30公分以上之災情進行挑選,後續再以是否曾封橋、封路及曾發生兩次以上的災情等條件過濾,並以淹水時會造成鄰近交通通行或導致建物內可能淹水的點位作建置考量,最後再由水利局邀集區公所、里長及當地居民現勘確認建置地點是否合適後再行裝設,尤其是高淹水潛勢地區更是列入設置重點。

 

本市於曾經積淹水處安裝淹水感測器,雖然逐步改善淹水情事,仍須謹慎面對改善成效,不宜因為1~2次豪雨事件無淹水而視為閑置設施;經過近幾年颱風豪雨驗證積淹水範圍確有改善後,將研議遷站,以提升最佳防災效益。

新聞稿圖文來源: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台南旅遊網、台南市文化局、台南市圖等(本站僅為個人方便閱讀新聞使用,實際新聞內容以來源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