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資月So Chill 藝起體會文資日常

臺南文資月So Chill 藝起體會文資日常

  文化資產管理處呼應歐洲國際遺產日的核心精神「活態遺產(Living Heritage)」 ,辦理「2023臺南市文化資產月So Chill」活動,聚焦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在臺南所呈現的豐富樣貌,並以「So Chill」為主題,透過諧音呼應傳統工藝「手巧」、「熟巧」特色,傳達文化資產很酷,但也日常生活化的一面。文資處安排一系列文資互動體驗活動,並有集章體驗、小旅行、講座、工藝特展、傳習課程、市集及文資論壇等各式各樣的精彩活動,活動日期9月16日至10月22日,邀請大家今年下半年,一起來親近日常生活周遭的文化資產,Chill一下!

  為讓民眾遊歷臺南文化資產的同時,留下個人專屬的記憶,串連本市共九處文化資產與文創據點,辦理「文資藏書票集章活動」,讓民眾收集本市四處古蹟「陳世興宅」金魚彩繪、「赤崁樓」贔屭、「三山國王廟」螃蟹雀替、「成功大學禮賢樓」為主題的特殊印章,並將集滿章之藏書票拍照上傳至「臺南文資月」臉書粉絲專頁,即可參加抽獎,包含友愛街旅館住宿券、古蹟限定零食、文資出版物、文資月紀念手機夾片等豐富獎品,並加碼可於今年底前免費參觀安平古堡一次。

  此外,「文資小旅行」將開箱修復中及甫完成修復的文化資產,除市區分別以「三山國王廟」、「興濟宮與大觀音亭」、「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三處古蹟為主體的路線外,也將前往白河大仙寺、佳里金唐殿與文資建材銀行,走訪文資週邊交織的生活空間。「文資講座」邀請「救火啦!阿蒲的超級任務」繪本作家、工藝師與專家分享如何轉譯、轉藝文資於生活。「文資現地教學」則將古蹟變為教室,讓親子一起探索、闖關,找尋文化資產的更多奧秘。

  為彰顯此次「活態遺產」及文資生活化的特色與精神,文資處將串聯本市各類文化傳承活動,例如「扛茨走溪流」,共同展現臺南文化保存傳承的豐富風貌。並集結各項傳統工藝的體驗活動,於10月28日在古蹟「陳世興古宅」舉辦「文資工藝市集」,邀請大家透過五感,體驗傳統工藝的美好,原來傳統工藝也可以很好玩!「文資論壇」也將以文化景觀「臺南公園」為核心,邀請市民及產官學各界,一起來分享生活記憶與未來期許。

  文資處表示,期盼透過一系列有趣且輕鬆的活動,以不同視角呈現文化資產及保存維護工作的不同面貌,拉近文化資產與民眾的距離,體驗文化資產就是日常生活的積累與傳承。活動詳情請至臺南文資月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tchmtainan

南市圖親職講座,腦跡諮詢師陳子蘭帶你與孩子一起談心!

20日下午於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一場主題為「情緒管理,我有辦法~與孩子談心」的講座,吸引來自各方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講座由資深家庭教育工作者同時身兼腦跡諮詢師的陳子蘭老師主講,說明家長在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方面的關鍵作用,並提供實用的情緒管理步驟與方法,聽眾獲益良多。

子蘭老師分析情緒管理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並分享豐富的心理學研究及腦跡諮詢成果,並鼓勵家長在培養孩子情緒智商的過程中展現積極的引導作用,強調情緒管理由父母開始。此外,講座中還介紹如何向「情緒刺蝟」說再見,帶領聽眾認識心理防衛,引導家長們與孩子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

許多家長表示,這次講座所提到的家庭溝通技巧,讓他們更加了解如何與孩子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以及如何協助他們處理情緒困擾。來自中西區的一位媽媽回饋:「這個講座讓我重新思考我們家庭中的溝通方式,傾聽、陪伴和換位思考才能了解孩子在各年齡層遇到的困難與挫折,我現在更有信心能夠幫助我的孩子有效地處理情緒,並建立更強的情感聯繫。」

子蘭老師的著作《我心裡住著一隻刺蝟》,全市共有12冊紙本館藏,還可在南市圖採購的「一刻鯨選有聲課程」線上收聽,有聲課程內容主題多元,包括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蔣勳老師談美術、張曼娟老師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及侯佩岑為愛朗讀等等共130門豐富的名人說書課程,都可線上收聽。

除了有聲內容平台,南市圖為民眾提供不同主題數位資源,包括老字號英語學習雜誌品牌「Highlights Library數位閱讀平台」及「TumblebookLibrary互動西文電子書平台」,透過千種有聲動畫讀本、影片及遊戲,讓學習英語變得有趣!「新傳媒數位公播平台」百部好片,在15間圖書館館內就可線上收看溫馨喜劇《超難搞先生》、繪本改編《鱷魚歌王》、漫威系列《蟻人》、得獎經典《黑天鵝》等精彩影片。快上南市圖網站查詢,一起利用數位資源,豐富閱讀人生!

單位:臺南市立圖書館
單位主管:楊馥菱 06-3035855
聯絡人:林怡伶 06-3035855*136
Email:onlyblue@tnml.tn.edu.tw

迎接臺南400 熱蘭遮城兩千件出土瓷器用文物講歷史

    配合「熱蘭遮博物館」常設展更新,文化局規劃展出近兩年熱蘭遮堡及周邊區域與大員市鎮考古挖掘出土的遺物,最受矚目的,當數從17世紀到日治時期的兩千多件瓷器,在即將迎來臺南400之際,透過博物館展示,讓更多民眾看見隱藏在臺南地底的豐富歷史與痕跡。

    臺南400將於2024年盛大舉辦,市府規劃眾多活動彰顯這歷史時刻;其中籌備兩年的「熱蘭遮博物館」的常設展更新將於今(2023)年9月23日-即距離2024年倒數第100日時開幕,揭開做為系列活動序幕。

    文化局表示,400年前荷蘭人於安平設貿易據點,建立熱蘭遮堡與大員市鎮,開啟臺灣躍上世界的歷史契機。臺南市政府與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合作,於安平地區(原熱蘭遮堡及其周遭區域、大員市鎮範圍)陸續進行調查研究及考古發掘工作,本次博物館展出的新出土文物即為2020年至2021年間所發掘文物,包括:十七世紀前中期來自中國價值較高且精細的「江西景德鎮瓷器(卡拉克瓷盤)」、以及較為粗製的「漳州窯瓷器」、十七世紀中後期「日本肥前燒外銷瓷」、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前期的「福建窯青花瓷(如:靈芝紋青花碗、盤)」,還有日治瓷器「臺製鶴紋碗」等不同年代的瓷器,出土位置於今安平區安平路與效忠街交界處東側、國勝路西側公園用地等處。

    這些出土瓷類遺物反映了安平地區作為臺灣面臨外來勢力到來的衝擊與佔領的第一站,各歷史時期的物質文化及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局面。從荷治時期進入世界貿易體系,成為中國輸出貨物轉運到歐洲與東南亞的樞紐,轉運超過400萬件中國瓷器抵達東南亞群島、中南半島及日本等地。十七世紀中後期,鄭氏政權因受到清帝國的封鎖,而轉往向日本購買進口瓷器,日本也趁著海禁政策打進貿易瓷市場,因此日本的肥前瓷出現在此時期的考古遺址中。在十七世紀末到十九世紀,清帝國對於社會的掌控力也反映在出口瓷器的品質上,在道光年後(1821年)國力衰退,大量出現胎土較灰暗、紋飾與釉料都較粗糙的低品質瓷器,而日治時期臺灣製的直口膠板轉印鶴紋碗,是日本本土更精緻鶴紋碗的粗製仿款。(參考文獻:劉益昌、王柏喬、董又慈,2021,《第一期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疑似遺址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執行)

    來自這片土地下,不同年代、不同樣式的器皿碎片所代表的不只是單純的一個物件,而能帶領大家看見歷史面貌、生活日常及400年來的故事。如同展覽最後所表述-「熱蘭遮進行式」的概念,這片土地的故事不會停止,將透過學術的研究持續發掘書寫下去。文化局歡迎來自臺南、安平本地及全國各地的民眾們,於9月23日博物館開幕後,前往安平古堡園區內的熱蘭遮博物館參觀!

 

 

                                 

單位:古蹟營運科

單位主管:李雪慈 電話06-2991111轉1291

聯絡人:許思婷   電話06-2991111轉8814

Email:nshidn@mail.tainan.gov.tw

「咱的許石咱的歌-2023許石月系列活動」 金曲歌王謝銘祐及麵包車樂團 熱鬧開唱

活躍於戰後臺灣的全方位流行音樂家許石,寫出了「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南都夜曲」等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同時也致力於採集散落在各地方的台灣民謠,讓臺南在1950年代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的重心。臺南市立圖書館為延續臺灣歌謠作曲家許石先生於臺灣民謠創作的精神,今年9月於許石音樂圖書館舉辦「咱的許石咱的歌」系列活動,包括許石民謠歌曲賞析講座、講唱會、音樂會、音樂市集及走讀小旅行等,並特別邀請金曲歌王謝銘祐老師與麵包車樂團帶來多首改編的許石經典歌謠,希望讓民眾認識音樂家許石先生對臺灣音樂的貢獻,進而推廣臺灣音樂能廣為流傳、被更多的人聽見。

「咱的許石咱的歌」系列活動,首場活動將於9月2日登場,邀請民眾「與許石約會」,透過走讀,深入許石音樂的發源地,探訪相關的歷史地標,了解許石的創作精神。9月3日邀請許石的學生–鑽石歌王林沖來講唱許石的音樂人生,9月9日則邀請臺灣歷史博物館黃裕元研究員深度賞析許石的民謠歌曲,9月10日則由致力於推廣台語音樂的牧歌音樂工作室與曲盤文化工作室,介紹那些你沒聽過的台語流行歌;而民眾最感興趣的COCHO音樂會則於9月16至17日登場,邀請深耕臺南且揚名日本的謝銘祐老師、麵包車樂團及美籍網路名人曹璀璨,用穿透人心的嗓音、台語歌獨特的腔調和「氣口」及音樂新血們,融入當代青春熱情改編傳唱許石的經典曲目。搭配音樂市集,歡迎民眾來尋找每個時期的音樂寶物。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本次活動也特別和在地的「文鼎留聲博物館」合作,於許石音樂圖書館展出各式經典留聲機,希望透過各項靜態與動態的活動,除了讓民眾認識許石先生的音樂創作精神,認識臺灣歌曲及音樂,由各種不同角度體驗和感受音樂的美好。「咱的許石咱的歌-2023許石月系列活動」詳情、講座和講唱會報名,請上南市圖官網查詢。

【公告】海葵颱風來襲9/4(一)赤崁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及億載金城等古蹟暫停開放參觀

海葵颱風來襲,9月4日(星期一)#臺南市停止上班及上課

為顧及遊客安全及參觀品質,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經管古蹟景點

含:赤崁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延平郡王祠、五妃廟、

安平蚵灰窯及原台南運河安平海關《河岸咖啡Riverbank café 》等景點。

暫停開放參觀1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小事報營隊深度報導曾文溪 6校小學生新聞編輯一把罩!

最貼近曾文溪的第一手報導,〈小事報〉熱烈出刊了!由嘉義縣、臺南市等6所流域小學所組成的「小事報新聞編輯工作營」,以小朋友視角書寫曾文溪流域新聞,營隊透過曾文溪上、中、下游人文、生態、地史深度的踏查及新聞編輯訓練,鼓勵小朋友們將學到的豐富流域知識以繪圖創作、書寫編排方式出刊為〈小事報〉,日前已經熱騰騰出刊,歡迎民眾於「小事報」、「總爺藝文中心」臉書粉絲專頁進行線上閱覽,或親自到麻豆總爺藝文中心「糖學埕」展場內細細閱讀,跟著孩子們的趣味視角走進曾文溪!

小事報年度主題為「走進曾文溪」,分別邀集來自曾文溪流域的上、中、下游的6所小學校參與營隊踏查的行程,實際貼近曾文溪流域的生態、物產及地景地貌,串聯嘉義縣中興國小及嘉義縣茶山國小、臺南市官田國小、臺南市渡拔國小、臺南市安業國小、臺南市土城國小等6間小學跨越縣市的疆域交流,集合師生從曾文溪的上游展開行程,由嘉義縣達邦及茶山鄒族獵人安孝明、巴蘇亞帶路,體驗上游的原住民族群文化並了解曾文溪水壩建造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中游部分則由在地青農陳鴻偉與胡育旗帶著小朋友學習曾文溪灌溉的重要性及稻米育苗生產的過程,讓小朋友們更加了解曾文溪數百年來如何灌溉著臺南富饒的土地;團隊最終一路向西沿著138公里長的曾文溪下游出海口及臺灣極西點的國聖燈塔,帶孩子們觀察海岸線的移動及沙漠化對於沿岸環境的劇烈影響,這些精采的踏查過程都成為學童的知識養分,並透過新聞編輯的訓練,在短短的兩日內創作出屬於各校孩子們獨一無二的〈小事報〉,內容全部來自學童在曾文溪觀察學習中所觸發的靈感,圖文的呈現非常有趣,期待讓更多民眾一同走進孩子們所看見的曾文溪。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小事報新聞編輯工作營自2019年啟動,至今已邁入第五年,小事報新聞編輯工作營隊讓小朋友們有機會以深度體驗的方式走訪曾文溪全流域,是非常少見的營隊模式,促使孩子們尊重並欣賞同一條流域裡不同的族群文化與景觀地貌,成為主動關懷流域大小事的種籽。本營隊由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龔卓軍及洪淑青、龔義昭、鄭秀如等人共同策劃,攜手來自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學生團隊加入,並特別感謝來自臺南在地企業「和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加入支持,讓曾文溪的關懷行動持續透過小朋友小視界走向大世界。

校外教學必看!考據最嚴謹的熱蘭遮城模型首度公開 互動動畫呈現大員精彩生活

    400年前的臺南安平是什麼樣子呢?臺南400系列活動之序幕,「熱蘭遮博物館」常設展更新預計在於今(2023)年9月23日正式開幕,有別於以往多是以圖像或照片展示方式;本次展覽特別重建了十七世紀荷治時期「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縮小建築模型,結合科技動畫投影及互動裝置,以及真實生動的立體聲音效果,讓民眾感受十七世紀的大員公共設施與生活事物!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24年來到大員,在臺江內海中的沙洲最北端,建造起熱蘭遮堡與市鎮,成為當時距荷蘭本土航程最遙遠的大型軍事要塞與殖民城市。「熱蘭遮堡」分為上層主堡、下層主堡與外堡,空間包含營房、糧倉、監獄、教堂及長官公署等。「熱蘭遮市鎮」則位於熱蘭遮堡東側,1640年代已拓展為十六個街廓,其靠近熱蘭遮堡建築群多為公共設施,如墓園、市議會及公秤所等。

    本次展覽除了重建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建築模型,並配合觸控螢幕之互動裝置,讓民眾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點位,如:熱蘭遮堡、熱蘭遮市鎮、烏特勒支堡、長官公署、市場、公秤所等9處,即會在模型上投影出十七世紀此地的生活事蹟,投影動畫搭配聲音效果,以及螢幕上同步出現的歷史圖像與說明,增添了展示的易讀性與趣味感,相當符合現代民眾擅用多媒體的使用習慣。另減少過多的文字敘述,改以圖像動畫的呈現方式,除能增進年齡較小的兒童的理解,也較具吸引力。

    文化局表示,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建造熱蘭遮堡與市鎮,惟歷經時代的演變,目前熱蘭遮城僅存部分殘蹟,民眾難以一窺全貌。「熱蘭遮博物館」位於熱蘭遮堡之現地,更期望能重現400年前的建築樣貌供民眾觀賞,因此特別向國立成功大學申請建築模型相關授權,該模型為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黃恩宇團隊花費逾5年的時間調查研究,始於2021年重建當年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的全貌,包含影片與建築模型皆於日前在成大博物館展出(「鯤首之城:十七世紀荷治時期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展覽)。透過本次的常設展的設計,持續展示此極具重要歷史意義的建築模型,並使模型的呈現更加細緻、活潑及豐富化,並讓更多民眾看見近幾年對於臺南歷史研究成果,可以更了解臺南這座城市的源頭。

單位:古蹟營運科

單位主管:李雪慈 電話06-2991111轉1291

聯絡人:許思婷   電話06-2991111轉8814

Email:nshidn@mail.tainan.gov.tw

【穿越400年前那片陽光沙灘】—2023臺灣文化博覽會臺南館 空總魔幻登場

為迎接2024臺南400的到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搶先於2023文博會推出臺南館—「400年前那片陽光沙灘」,以古地圖打造沉浸式展場,圍繞「時空穿越」、「赤崁夕照」、「原民身世」等三大主題亮點,呈現數百年前臺江內海區域內,不同族群與自然環境的豐富互動。展期自9月22日起至10月1日止,於空總劇場(PLAY ground)展出,邀請民眾一同感受滄海變桑田的精采過程。

本展覽從一幅沉睡百年的古老地圖〈艾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述圖〉(Descripcion del Pverto de los Olandeses en Ysla Hermosa)作為起點,觀眾在400隻烏魚的簇擁下,走進時光隧道般的歷史空間劇場,藉著古地圖中的山海繪線與文字紀錄的重要線索,大鯨魚「鯤」的巨大鯨背指引著眾人,探索臺灣千年來積累的海洋記憶與文化脈絡。
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臺南400,不僅是臺灣的400,更是世界的400。臺南400留下的每一道痕跡也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踏入場內,古地圖中遙遠而陌生的史料,經由視覺影像動態以及聲音重現等多元交錯的手法,引領觀眾回到那片曾在陽光照耀下的內海與沙灘,感受數百年來臺南的自然變遷與歷史脈動,並透過沉浸式手法,將早已消失在歷史洪流中的多個著名景觀重現於眾人眼前。

文化局局長謝仕淵表示,臺南土地面向大海,各方人群先後跨海來到臺南落地生根。1624年世界彼端與臺南的相遇,各方文化的匯集、衝擊與交錯影響甚深,更彰顯臺灣在空間上的特殊性。本次展覽藉著近年對臺南在地生活與物質文化的整理與研究,尋覓並喚醒當代與歷史的連結和意義,提升市民認同感及光榮感,也是反思這場世界史上重要相遇的關鍵時刻。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四百年前那片陽光沙灘」特展
展覽日期:112年9月22至10月1日
展覽地點:空總劇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單位:文創發展科
單位主管:徐仙如 06-2149510轉17
聯絡人:林玉涵06-2149510轉18
Email:rosa@mail.tainan.gov.tw

王育德逝世38周年紀念 家屬致贈市府山高登版畫

臺灣第一位臺語博士、白色恐怖受難者王育德先生的次女王明理女士於9月8日拜會市府,並致贈日本國寶級版畫家「山高登」版畫作品,由黃偉哲市長接受餽贈。

戰後臺灣政局動盪,先後爆發二二八事件與長達40年的白色恐怖時期,王育德先生遭列政治黑名單,被迫流亡日本,終其一生無法返回他最愛的故土臺灣,9月9日是王育德先生逝世38周年,也是王育德紀念館開幕5周年,王明理女士特別自日本來訪,希望透過此次致贈,感謝市府對王育德紀念館的支持以及表達對父親的懷念。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2018年成立王育德紀念館,展示王育德先生諸多遺物,並作為臺南市臺語與人權的推廣基地,近年陸續推出「臺語現代詩牆」、出版《王育德的故事》繪本,每年辦理「臺南臺語月」活動也相當受到好評。人權推廣方面,2020年推出以王育德為主的第一個人權podcast節目《等待天光》、今年年底即將推出「王育德與台籍日本兵補償請求運動」動畫等等。王育德先生不只是著名的語言學家,也是推動臺灣民主化的幕後重要推手,其為臺語與人權無私付出的堅毅精神,令人感佩,市府將會積極持續推動臺語語言保存及應用、人權推廣等工作,延續王育德先生的畢生志願,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文化。

此次致贈的山高登版畫作品名為「台南駅」,山高登為日本著名木版畫家,作品多以描繪東京風景及旅行時的風俗文物,作品內涵具有文學味道,本件作品為藝術家造訪臺南時所創作,由黃偉哲市長代表臺南市政府接受餽贈,並將永久典藏,作為臺南民主運動的歷史軌跡見證。

文化局表示,9月9日是王育德紀念館開幕5週年,將邀請王育德博士的學生趙順文教授與臺文筆會秘書長陳正雄對談,以學生角度分享鮮為人知的王育德,歡迎民眾一起共襄盛舉。

南化區公所辦理孳清暨抓孑孓換防蚊物品活動。

臺南市近期登革熱病例急速增加,隨著民眾移動,位處山區的南化區也已經有登革熱個案。而登革熱感染是經由病媒蚊傳播,只要減少居家環境積水產生,降低病媒蚊孳生源,就能有效防範疫情發生。因此南化區公所把握這次海葵颱風過後一週內的黃金時期,先在今日(9/8)動員志工及區公所、衛生所同仁,針對遊客比較多的寺廟及風景區,分組進行孳清及查緝;接著並於9/9~9/10週末六、日兩天,號召全區民眾一起抓孑孓的孳清活動,清除颱風降雨產生的積水容器,消滅孑孓降低病媒蚊,以有效防治疫情。

 

區長徐全立表示為提高民眾自動自發來清除病媒孑孓,特別舉辦抓孑孓換防蚊用品的活動,捕獲孑孓數量前3名還可獲得價值千元的捕蚊燈,藉由獎勵替代懲罰的方式,喚起大家自主落實環境孳清意識,來達到最佳防疫作為。

 

臺南市長黃偉哲也呼籲大家要自主落實居家環境「巡、倒、清、刷」防疫工作,減少病媒蚊孳生源,共同維護身體健康。重申依循臺南市政府防疫政策,一經發現病媒蚊陽性容器,衛生所及區公所一定開立舉發單,對於病媒零容忍!最後呼籲民眾平常做好自身防蚊工作,如果可以多穿長袖上衣,減少被蚊蟲叮咬機會,降低感染登革熱風險。

新聞稿圖文來源: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台南旅遊網、台南市文化局、台南市圖等(本站僅為個人方便閱讀新聞使用,實際新聞內容以來源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