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不分齡、你我皆安心,南市路老師深入社區守護高齡交通安全
台南新聞平台 | 2025-08-08
發稿單位:交通局
發稿時間:114年8月8日10:00
為深化人本交通理念、精準守護高齡者用路安全,台南市政府推動「府城有禮 人本交通新文化」系列宣導活動,以不同族群風險為基礎,發展分齡宣導策略,針對高齡者族群啟動延伸行動,特別結合父親節期間辦理路老師高齡交通安全宣導活動,邀請具備交通部認證資格的講師深入社區據點,透過互動課程、生活化教材與實境模擬,引導長者強化風險辨識能力與正確用路行為,實踐尊重、共融、安心的交通文化,打造高齡友善的宜居城市。
市長黃偉哲表示,交通安全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市民朋友共同維護的基本素養。台南市道安團隊正透過分齡教育策略,讓人本交通價值進入每一個年齡層與生活場域,對長者而言,正確用路觀念與風險意識尤為重要,尤其在年節或家庭聚會期間,更應透過家人關懷與陪伴的鏈結,植入長輩的日常觀念與用路行為,特別呼籲市民朋友趁著父親節之際,攜手守護家中長輩的出行安全,從自身理解人本交通及安全用路觀念做起,也進一步傳達給家中長輩,以實際行動共同守護安全用路環境。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台南市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超過37萬人,突破總人口2成比例,隨著人口高齡化結構趨勢,近年來高齡事故比例也逐漸偏高,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平台統計顯示,114年1-5月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佔整體事故49.3%、受傷人數佔整體事故16.4%,顯見高齡長者用路風險遠高於其他年齡層,而交通事故對於長者更容易導致嚴重傷亡狀況,因高齡者身體機制逐漸退化,往往導致反應力降低、視力與聽力退化等情形,面對突發狀況時較難即時應變;同時也因身體相對脆弱,受到撞擊時較容易發生重傷或死亡,更凸顯高齡交通安全宣導教育的重要性。
局長王銘德表示,經分析台南市常見高齡者事故肇因,包括恍神、緊張、心不在焉分心駕駛、轉向未依規定、未保持行車安全間隔、闖紅燈、未依規定穿越道路等,肇事型態則以機車自撞、人車穿越道路所致事故居高。路老師活動課程設計也針對這些重點肇因及事故型態,結合社區周邊高風險路段口宣導,過程中除提醒長輩生活周邊常見交通事故情境,同時也擷取實際事故影像作為教材,並針對高齡者常見的NG行為進行說明與演練,引導長輩認識自身交通行為能力與潛在風險,且進一步理解正確的用路觀念,逐步建立安全用路意識,降低事故風險狀況。
局長王銘德表示,目前全市已有82位合格「路老師」於各社區據點提供宣導服務,並結合民政、社政及衛生醫療等體系跨域推動,持續擴大宣導觸及範圍,包含社區鄰里、宮廟、活力文康車、行動醫院及長照機構等多元場域,將交通安全觀念落實於高齡者的生活日常。王局長強調,人本交通文化的落實,不應僅止於設施建置與法令規範,更須從日常行為的細節做起,透過教育宣導與關懷引導長者建立正確用路習慣。市府團隊將持續從教育(Education)、工程(Engineering)與執法(Enforcement)三大面向,強化高齡交通事故防制作為,實踐安全共融的用路環境,朝向世代友善、長者安心的幸福城市邁進。
新聞稿來源: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6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