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單位:社會局
發稿時間:114年11月13日
為落實台南市長黃偉哲推動「以就業帶動脫貧、以參與創造希望」的核心理念,社會局為本市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與弱勢家庭量身打造「從賦能到自立」的就業脫貧路徑。截至今(114)年10月底,本局推行之公部門暑期工讀、企業工讀、職場體驗、教育培力、就業獎勵津貼、資產累積補助、求職交通費用等方案措施,累計已逾300人受益,為弱勢家庭重塑向上流動的新契機。
黃偉哲市長強調,脫貧不僅是經濟議題,亦是涉及每一戶有協助需求之家庭生命尊嚴與生活機會平等。因此,協助本市低收入戶等經濟弱勢家庭及其子女擺脫貧困、邁向自立,不能僅是金錢補助的提供,更須協助建立具發展性的就業自立策略。市府除推進社會局及勞工局等跨局處合作就業媒合措施,今年更強化公私協力合作機制,攜手台糖長榮酒店、新舜營造、麥當勞、康是美及家樂福等十大企業簽訂企業工讀合作備忘錄,並持續透過就業培力與社工陪伴,期盼市民能發揮潛能、各展所長,從受助走向自立的良性循環。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為落實此目標,社會局除配合衛福部推動「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計畫」外,以「探索、教育、儲蓄」為主軸,規劃專屬台南市民的多元就業培力方案,包括「職涯GPS—青年脫貧導航」、「公職實境青創力—公部門暑期工讀」、「翻轉脫貧加入役勢力」及「就業獎勵補助計畫」等,依不同年齡與生涯階段需求設計。不單只提供實質獎勵,更著重培力賦能,逐步翻轉「世襲貧窮」的困境。
新住民阿貞(化名)在丈夫病逝後獨自扶養年幼子女,求職過程屢遭挫折。社工發現她擁有細膩的照顧經驗,遂輔導她接受職訓成為居家服務員,並協助申請「就業獎勵補助計畫」。社工指出,穩定就業後的獎勵金不但成為家中的緊急預備金,讓生活更具安定感,也進一步強化她的就業意願與工作動力。此後,阿貞更加入資產累積方案,透過每月穩定儲蓄,為子女教育金預作準備,逐步建立經濟自立能力。
參與「職涯GPS」職場體驗的阿麗(化名),為照顧年幼子女而中斷職涯。隨著孩子就讀小學,她決定重返職場,不僅增加收入,也保有自尊與生活品質。在社工邀請她參與飯店業房務員體驗。阿麗坦言,「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我可能不敢直接去應徵,現在知道自己做得到,心裡踏實多了。」另一位青年阿信(化名)報名營造業工程師職場體驗,他原以為工地只有勞力活,實際參與後發現,工程管理、品質控管、成本估算等都是必備技能,正與他所學的管理知識相關,不僅拓展他的職業視野,也讓他對未來求職的產業別有了新的想像。
在外地就讀大學的阿毅(化名),因家庭負債及生活拮据,因此須自行負擔大學學費及生活費。已連續三年參加企業工讀的他,靠工讀收入支撐升學的所有開銷。他表示,除可以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也學到實際工作技能和職場應對方式,原本內向的性格也因此變得更開朗、自信,「現在也更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社會局表示,各項方案皆結合社工個案管理機制,依個案及家庭需求提供個別化支持與持續陪伴。設籍本市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如有就業培力需求,可洽社會救助科(06-2995686)、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脫貧自立計畫社工,或上社會局網站「脫貧自立計畫」專區(https://gov.tw/nYs)查詢。
新聞稿來源: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7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