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單位: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發稿時間:114年10月30日

發稿人員:高淑芸、葉泯萱

 

台南市議會第4屆第6次定期會議事今(30)日市政總質詢,由黃肇輝、朱正軒、林依婷議員質詢,台南市長黃偉哲率各局處首長列席備詢,針對議員質詢事項,台南市政府回應如下:

 

【有關AI機器人全國賽  教育局:全程依規定辦理 符合公平、公正原則】

 

針對議員關心「臺南市114年度智慧城市AI機器人全國賽」辦理流程,教育局表示,本競賽自舉辦以來,始終秉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辦理,所有競賽程序均依實施計畫規範執行。所遴聘裁判具專業背景,並於賽前接受培訓與會議說明,整體賽制流程與評審機制均可受公評。

 

關於比賽檢錄標準的疑義,教育局說明,本屆競賽共設11項主題挑戰,參賽對象涵蓋高中職、國中及國小學生。其中「守護臺南」項目於比賽開始約30分鐘後,經現場發現疑有未符規格之機器人,為確保比賽公平,承辦單位即與裁判團討論後,決議全體隊伍重新檢錄。教育局強調,此舉係依實施計畫規定辦理,旨在維護競賽公正與合理性,並非臨時修改規定。

 

針對家長及指導教師無法陪同學生入場部分,教育局表示,基於場地安全及競賽秩序管理考量,自首屆比賽以來即未開放家長及指導教師進入競賽場域,僅於中午用餐時段開放入場陪同,以兼顧學生安全與需求。此外,若參賽學生對裁判判決有疑義,得依實施計畫於30分鐘內向申訴處填寫申訴單,以確保權益即時獲得保障。

 

教育局強調,本次AI機器人全國賽共有331支隊伍、822名學生參賽,活動辦理深受各界肯定。未來將持續檢討並精進賽務流程,使競賽制度更加完善,為學生打造公平、安全且具教育意義與學習價值的競賽環境。

 

【捷運綠線可行性研究進度 交通局:地方說明會完成,將儘速提送中央審議】

 

針對議員關心「捷運綠線路線規劃方案及可行性研究」進度,交通局表示,綠線舊城區段已研擬地下化修正方案,並於114年3至4月舉辦地方說明會,蒐集地方意見後進一步檢討地下段出土位置的可行性。原規劃於水萍塭公園附近出土,經評估後改為往西調整至永華與建平路口,以減少對既有環境與道路的影響。

 

交通局說明,地下段西側出口原位於水萍塭公園,但因永華路一段路幅較窄,現改為延伸至永華路二段。新的地下出入口將設於中央分隔帶,不會減少車道數,僅永華三街口將調整為「右轉專用」,永華四街口增設限高設施。由於周邊道路網密集,替代動線完善,整體影響不大。

 

此外,因地下化區間延長約1.9公里,總經費由原先約968億元調整為約1027億元,增加約6%。交通局強調,經費仍在可行範圍內,財務規劃健全。

 

截至目前,9月5日已召開里長座談會說明評估成果,並於10月28日辦理第5場地方說明會向鄉親報告新方案。後續將綜整歷次說明意見,納入規劃檢討,儘速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書,提送中央審議,加速推動捷運建設。

 

【捷運藍線交維規劃 交通局:施工期間將滾動調整車道配置】

 

交通局指出,捷運第一期藍線在細部設計階段,將針對各施工時期妥善規劃交通維持計畫,並採滾動式調整車道配置及派員協助指揮,以確保施工期間交通順暢、影響降至最低。

 

【有關北外環道路第四期新建工程 黃偉哲:充分溝通建立共識】

 

有關議員關切北外環道路第四期新建工程引發居民疑慮,台南市政府表示,民眾意見均會納入後續研議與評估。

 

市長黃偉哲強調,北外環工程推動過程中,市府始終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並希望透過充分溝通與民眾建立共識。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市府都會納入考量,絕非一意孤行,將持續研擬合法合理的機制,以兼顧公共建設推動與居民權益。

 

工務局說明,北外環道路第四期工程(東工區)範圍內約有87%為公有土地,已盡力減少對民地的使用。為降低對周邊住宅的影響,,將增設隔音牆、植栽綠帶與景觀設計,兼顧交通功能與社區環境品質。

 

工程完成後,通勤民眾可不必再繞行鹽水溪,可大幅改善塞車問題;未來配合國道1號北外環交流道啟用後,南北向交通將更順暢便捷,並能有效分流永康交流道及台1線平面道路車流。

 

此外,該工程已召開兩場公聽會,環境影響評估及都市計畫變更均依規定辦理。未來施工與營運期間,市府將依環評審查結論執行,並持續監測環境品質。

 

目前北外環第一期及第三期工程均已完工通車,第二期東、西兩標正施工中,預計分別於115年底及116年中完工;第四期工程將銜接第二期向西延伸至北區。全線完工後,將有效串連安南、北區、安平及中西區通往南科及國道1號的交通路網,完善台南北部整體交通系統。

 

新聞稿來源: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7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