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單位:觀光旅遊局
發稿時間:114年10月3日10:50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邀請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採集各類職人的生命故事,推出「臺南奇人帶路」,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以製作神轎享負盛名的「永川大轎」,技藝傳承三代,保留傳統木作技法,在原有的形制上加以設計,更注重細節與藝術美感,第三代王延並將自家產品透過網路行銷,與世界接軌,拓展永川大轎新的工藝之路。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永川大轎」創始人王永川(1932─2020)運用向父親王西海所學的小木作,鑽研出獨門神轎製作技術,所製的神轎外觀精美、結構穩固,曾獲得第十五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並為臺南市政府登錄為神轎製作傳統藝術保存者。他所創的「永川工藝社」,因生產的作品質量俱佳,遍布全臺,也成為神轎工藝界的金字招牌。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林國華局長表示,王永川廣傳技藝,桃李滿天下,臺南大多數神轎師傅都出自永川門下,可說是臺南神轎工藝的源頭。2022年工作室搬遷到安南區後,不但打造更寬敞的製作空間,還規劃展示間完整陳列神轎的製作工具、細部構件以及神轎、佛椅與木雕作品,並提供學習與體驗木工的場域,讓民眾能更親近神轎木作工藝。
永川大轎第三代王延表示,木作技法是永川大轎的一大特色,不以釘合方式,完全採用榫卯接合,除了從選材便十分講究,得依照木材的軟硬度進行不同程度與角度的刨削外,在比例與尺寸上更要精準計算,才能緊密接合。永川出品的神轎穩固堅實,重心較低,遶境時扛抬相對省力且起伏晃動不大,能避免因過度搖晃而造成損壞。王永川過去在修復古轎時,也逐漸發展出屬於臺南的神轎形制,文轎骨架秀氣,匾額、龍柱、吊筒、垂花、雀替、內外八卦窗、佛椅等應有盡有,宛若廟宇縮影,轎頂弧度優美、形制簡約,花堵人物鑿花精緻,整體典雅細膩;武轎四方無頂,花堵雕刻同樣精細,大器威武。其他如各式佛椅、案桌、几桌、薦盒、執事牌等同樣稜角整齊、彎度優美,王延說,即使是阿公(王永川)早年的作品,至今看來也不會過時,仍十分經典耐看。而王延接手後,也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更為注重細節,讓作品更具藝術感與時尚感。
目前永川大轎由王永川的長子王政雄掌理,第三代孫子王延與王襄協助經營並負責生產,也透過網路平臺行銷自家產品。王延強調,遵循古法之餘也不能停止創新,他希望更提升產品的品質與層級,同時透過展示擴大推廣,將永川大轎的品牌文化精神與技藝傳續,也讓作品更具工藝價值,帶領永川大轎走向精工工藝。
觀旅局自3月起連載「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也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魅力。虎頭埤風景區於10月4日至6日舉辦「月圓虎頭埤.烤肉趣團圓」活動,結合豐盛的烤肉套餐與深受年輕族群喜愛的水彈槍對戰遊戲,打造全齡及毛孩友善的秋日團圓饗宴。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請持續關注「臺南旅遊網」及「臺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
新聞稿來源: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7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