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文化to go 臺灣文人之道v.s徜徉臺南文學藝術之旅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文化to go 臺灣文人之道v.s徜徉臺南文學藝術之旅

發稿單位:文化局

發稿時間:113年5月1日14:10

 

臺南為文化古都,2024年迎接臺南400,在這豐沛歷史能量下,10條各具巧思的文化體驗路線,穿越古今歷史脈絡,也走進不同領域的藝術、人文殿堂。「臺灣文人之道」安排學生前進赤崁樓、臺南市美術館2館、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南孔廟;「徜徉臺南文學藝術之旅」深度走訪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蕭壠文化園區。

 

赤崁樓舊稱「普羅民遮城」,與安平「熱蘭遮城」遙遙相對,昔為行政及商業中心;全臺首學孔廟則為臺灣官辦的最高學府;國立臺灣文學館館舍擁有百年歷史,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南州廳,戰後曾為空軍供應司令部、臺南市政府所用,為國內第一座國家級文學博物館。從荷據時期、明鄭、日治來到當代,看的是建築與文學,也是一頁豐富的臺南史。

 

「臺灣文學館體驗各種設施都很有趣」,有學生分享,體驗其中一項抽取文學籤詩,詩詞文字都是從書籍中摘取下來,讓人印象深刻,體驗了有別於以往的學習經驗。也有學生說,之前雖然曾跟家人參觀文學館,但跟同學一起,感受不同;還有學生說,走進臺文館、臺史博看到臺灣從一個小島成為世界貿易重鎮的歷程,也看到了先人如何發揮智慧,讓現代人生活得更好。

 

學子上午走進臺文館,下午接著來到蕭壠文化園區,其前身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臺設立的第一座新式製糖工廠,隨著台糖結束糖廠製糖業務後,園區建築物幾近荒廢,後經活化利用,倉庫改建成展覽館,固定有展覽及藝術家進駐,成為了一座藝文基地。

 

學生穿梭各大展間,收穫滿滿;「其中一個場館的藝術作品,有許多植物,讓我想到熱帶雨林,很像仙境的感覺,感覺在裡面可以安靜度過一輩子」;「陣頭傳統文化印象最深刻,原來,每一個傳統文化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看完也了解,陣頭在傳統民俗扮演重要角色。」

 

一場文化體驗觸動孩子的除了眼睛,還有心。「以前校外教學單純去玩,文化體驗學到很多不同知識,帶回豐富的收穫」、「如果只在書本看到,可能會感覺不真實,但親身領略,眼見為憑。」

 

九份子國民中小學老師分享,原本擔心學生參訪只顧著滑手機,行前針對文化體驗路線分派任務及設計學習單,希望學生邊看邊紀錄心得,「他們難得放下手機,跟同學一起交流討論,找回手機之外的人際互動,很難得!」

新聞稿圖文來源: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台南旅遊網、台南市文化局、台南市圖等(本站僅為個人方便閱讀新聞使用,實際新聞內容以來源內容為準)